核心观点
立德树人,关键是要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,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、需求不断升级。有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,除继续优化供给满足需求的“输送路径”外,关键还是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“内容供给”,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“最先一公里”的问题
高校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,立身之本则在于立德树人。立德树人,关键就是要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。从主客体的角度来看,学校和学生相当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供给方和需求方,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,首先就需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供需之间的平衡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,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、需求不断升级。有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,除继续优化供给满足需求的“输送路径”外,关键还是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“内容供给”,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“最先一公里”的问题。
“最后一公里”与“最先一公里”两手抓
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,事关高等教育的方向和质量。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传统,也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。近些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陆续下发了一系列文件,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。高校出台了配套实施办法、创新了诸多工作举措、探索了部分特色经验,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上新台阶。
分析目前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做法,绝大多数聚焦在解决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传达到师生中、融进师生学习生活过程里,体现在“优化思想政治工作方式”“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渠道”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考核”“改进工作队伍选拔”等方面。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环节来划分,这些举措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“末端”,是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。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,对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投入不断加大,建设成效也较为显著,比如思想政治工作抓手越来越多、渠道越来越丰富、形式越来越新颖。
“最后一公里”重点解决的是渠道、路径与方法的问题,这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方面;另一个方面,与之相对应的就是“最先一公里”,即素材、内容、主体等相关问题。如果说“最后一公里”是技术支撑和综合保障,“最先一公里”则是内容基础和前提关键。两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,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体系,需要坚持两手抓。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,将直接影响到思想
政治工作能否坚持“三贴近”的原则,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;而“最先一公里”的问题处理得不好,将会直接决定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和针对性的强弱,甚至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质量。
优化“内容供给”需要进行系统设计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,必须围绕学生、关照学生、服务学生,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、政治觉悟、道德品质、文化素养,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、全面发展的人才。以“人”为中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,重点就是满足“人”的需求,做好内容供给。具体来看,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化“内容供给”主要包括:
一是要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,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“内容供给”的首要环节。从扮演的角色作用来划分,首先要加快系统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,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,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,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。其次,要切实抓好“课程思政”项目改革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,思想政治理论课责无旁贷,但其他各门课也都要守好一段渠、种好责任田,找准自身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,把价值引领与思想教育巧妙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,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,形成协同效应。
二是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主要素。教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供给的主体,其自身素质如何、思想认识如何,都直接影响到内容的供给。为此,首先要选拔最优秀的人担任教师。优秀的标准不仅是“学识高”,更是要“修养好、师德高”,学识水平不够,供给的内容可能是“次品”;但师德不高,供给的内容就可能是“危险品”。在教师选拔上,要始终坚持“学识关”和“思想政治素质关”的有机统一。其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。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、信道。要把师德要求纳入教师年度考核细则与岗位聘任标准,实行“一票否决”,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施教。
三是要抓好文化育人、实践育人与生涯育人主环节。思想政治教育有“显性教育”与“隐性教育”之分,“显性教育”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和线下沟通来完成,“隐性教育”则主要是通过文化活动、社会实践等来承载。为此,要开展形式多样、健康向上、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,寓教于乐;更为深入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,让学生在“知晓国情、感悟发展”中更好地“坚定信念、主动看齐”;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引导,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、国家需要紧密结合,争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(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、教授)